唐代“顶级草书”出土,比张旭、怀素水平还高,米芾临摹了100多遍!
学习草书,核心乃是掌握“草法”,虽然后世学者,痴迷“张怀”狂草,但是他们的线条狂肆,诡谲缠绕,字字洒脱不羁,学者临摹时,难以控制笔势,筋骨和技法等,藏于血肉之下。

现代人的基础薄弱,根本无法参透,内层的“草法”和技巧,故而学习草书,不可用“张怀”入手,实际上,唐朝时期,除了他们,还有一位“草圣”,深谙古法,技艺精妙,多写小草,极其适合当代人,以及初学者。

此人就是,他出身贫寒,无老师指导,只能搜购字帖,自己钻研和临摹,好在孙过庭的天资卓越,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学习,他悟透“二王”笔法。
临终之前,还总结毕生所学,写出一部笔法、书论的双重巨著《书谱》,字字标准,此帖跟《十七帖》,千百年来,一直是初学者的必备范本。

不过晚年时期,他还写过另外一幅神帖,较之《书谱》更清晰、明快,利于观摩学习,甚至技法层面,也比之精准,此作就是《孝经》,奉武则天的敕令而作,抄写数卷。

因被武则天当作“国礼”赠送,得以传世的,目前仅此一幅,全卷共有141行,合计1800多字,单字约为2厘米,中锋运笔,线条圆融连转。
给人一种温润如玉之感,字体之间独立布局,但是气脉相同,前后衔接自然,娴静而灵动,犹如天然化成,不夸张的说,这就是唐代“顶级草书”。

《孝经》传到明朝,因纸张破损,出现字迹缺漏,祝允明仔细研究,认真书写,将内容补全,虽然是补全的字迹,但是毫无怪异之感,与孙过庭的字迹如出一辙,尽显晋唐神采。

董其昌卷尾题跋,称赞曰:“孙虔礼自书谱外,有景福殿赋及千文皆奇绝。不止又有此经。更兼行隶钟、索。尤可宝也”,除了董其昌,米芾对于其字,也是颇为青睐,十分欣赏。

不仅临摹他的法帖,高达100多遍,还直夸:“凡世称右军书,有此等字,皆孙笔也。凡唐草得二王法,无出其右”,孙过庭领悟“二王”之深,整个唐朝近百年,无人能超越。

此帖字字精到,凝聚他的毕生精髓,而且此乃罕见真迹,章法明快,着墨润丽,细节一览无余,可时常临摹,学习正统的古人笔法,用笔标准、平稳,日后临摹晋唐法帖,能顺藤摸瓜,尽快掌握。

而今,我们对孙过庭《孝经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,与原作毫无二致,见此品如见原作,市面独此一家,若您喜欢可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上一篇:女律师“单挑”王者荣耀,“中国游戏算法诉讼第一案”开庭
下一篇:没有了